石家庄24小时上门茶_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下载_全国一二线高端经纪人预约_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

王子东:2020年动力电池目标较难实现

时间:2019-01-10 09:31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肖莹
点击: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东
 
  “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在1月9日举办的“2018新能源汽车年会暨BCA美好出行绿色盛典”上,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东谈及动力电池安全问题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不是王子东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呼吁重视动力电池安全问题。2018年,有关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被频频爆出,动力电池安全也被推至风口浪尖。虽然有人认为,车辆起火问题不是新能源车辆专属,燃油车起火也时有发生。但王子东认为,燃油车起火问题是能够找到规律的,而电动车起火确是一头雾水。
 
  王子东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他认为,燃油车起火像是人患感冒,虽然也有人因患感冒去世,但是感冒有药可医治,人们已经掌握了治疗病情的规律。而电动车起火则像是SARS,虽然感染的人数远不如感冒多,但因最初无法治疗,引起了非常大的恐慌。王子东坦言,目前很多起电动车起火事故都没有找到确凿的原因。
 
  虽然,有关动力电池起火的明确原因在用户使用端还无法清晰判断,但在生产端却能够看出端倪。动力电池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王子东谈到,现在很多企业为追求更高的单体和系统能量密度,在正负极的电解液都不能少的情况下,只能去压榨膈膜厚度。以前的锂电池隔膜厚度有40微米,现在仅有12微米左右,隔膜一旦破损,后果将非常严重。2016年,三星Note 7电池火灾就是由于隔膜太薄导致的。
 
  王子东解释道,在整个电池的内部,就像是被保鲜膜(隔膜)包裹隔离的各种易燃物,而由于电池本身的化学特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不断生长出一种叫做“枝晶”的毛刺,枝晶会越长越大,直到它把隔膜穿破,就造成了电池的内短路。
 
  “超薄的隔膜、可燃的电解液、会生长的枝晶,以及高温时材料自动分解出的氧气,整个锂电池就像是把‘火药桶’、‘助燃剂’和‘打火机’关在一个小屋子里,然后用一层‘保鲜膜’隔开,谁去想都会心惊胆颤。现在我们最关键的是要控制住‘打火机’。”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也公开发言表示,动力电池产品质量问题是近期新能源汽车起火事件主要原因,企业过分追求补贴技术指标,导致了技术验证不足、工程解决方案不成熟,给产品质量埋下了巨大隐患。
 
  他也认为,补贴政策牵引企业决策,同时补贴频繁调整也不利于产品质量验证。“补贴政策一年一变,与产品开发周期不匹配”。动力电池材料改进开发周期一般需要24-28个月,包括材料开发8个月,测试验证10个月,单体产品认证3个月,以及实车验证5个月,部分企业为获得补贴盲目追求高比能量,缩短测试验证时间。
 
  王子东认为,产业化的车用动力电池性能提高,不仅正负极材料性能需要大幅改进,同时还需要多方面的突破。此前,我国提出的目标:2020年,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300Wh/kg、0.6元/Wh;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220Wh/kg、1.0元/Wh;循环寿命1500次。他表示,目前来看,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较大。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跨越创新周期 迎接国际新一轮动力电池技术之争

    在汽车产业链领域,被业内公认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因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长的循环寿命、更高的能量密度、高功率特性以及更强的温度适应性等优点,正在快速升温,形成多方竞逐博弈的趋势。 现在行业内已经形成共识,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的
    2024-01-27 07:44
  • 欧阳明高院士:10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 成本下降80%

    10年来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3倍,成本下降80%以上,我国电池产量占全球近70%,但也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内卷现状。2023年锂离子电池价格腰斩,盈利的动力电池企业只有两三家。当前行业需要提质增效,用创新技术穿越周期。 2024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
    2024-01-21 22:07
  • 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并没有失控

    2023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依然发展良好,但由于基数变大,新能源汽车增长速度已由2022年的90%以上,降至10月的30%左右,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也比2022年有明显下降。因此业内专家普遍对于动力电池会不会产能过剩有所担心。对此,笔者的看法是,问题
    2023-11-28 10:53
  • 欧阳明高:动力电池的安全问题归根结底是电池热失控的过程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以《高比能电池安全研究与高性能新型电池开发》为主题在新能源科学与交通电动化国际论坛上做了分享。
    2023-11-06 09:57
  •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高速发展的动力电池行业仍面临挑战

    主要集中在国际竞争、绿色低碳等方面。
    2023-06-11 11:02
  • 营造动力电池产业良好生态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论坛暨动力电池招商大会上,与会人士表示,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我国动力电池的材料和新技术应用正持续获得突破。
    2023-05-25 10:21
  • 骆驼股份董事长刘长来:建议完善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政策

    刘长来表示:“保障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稳定供给是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除了资源进口外,退役动力电池的循环利用也是缓解资源供给的重要途径。”
    2023-03-08 08:47
  • 太蓝新能源:锂电行业前景广阔,动力电池渐进发展

    本次访谈对象是太蓝研究院电芯研发中心负责人,我们与其探讨了动力电池的两大主力类型、半固态电池产品市场意义、动力电池及储能方向的发展前景,时下热议的上游材料价格问题、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性等内容。
    2022-09-01 11:15
  • 孚能科技王瑀: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至少还有10倍提升空间

    “目前的电动化技术是否已经满足需求?非常惭愧,还没有。这也是我们搞电池的人非常惭愧的一件事!7月22日,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博士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演讲时表示。
    2022-07-25 09:13
  • 中汽协王耀:基于动力电池多场景应用 构建新能源车生态

    王耀表示,新能源汽车生态,就是构建基于动力电池多场景复合应用的新能源汽车的生态,通过多场景共摊动力电池成本,提高动力电池的充换电频率,最大限度的挖掘动力电池使用价值,进而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普及应用。
    2022-06-29 10:38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