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24小时上门茶_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下载_全国一二线高端经纪人预约_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

深圳“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时间:2018-01-24 09:09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王纳
点击:

  上周末,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总结新能源汽车发展成就时,提到如今“动力电池系统价格已经下降到2元/瓦时以下,而产能达到200G瓦时,基本上满足产业化和市场的需求。”
 
  动力电池的价格是怎么变成白菜价的呢?
 
  近日,来自深圳的“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由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团队和天津大学杨全红教授团队历时二十余年完成的科研成果。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来正是这些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让动力电池更加廉价,让新能源汽车走进大众生活。
 
  这项技术究竟有什么用?它到底有多牛?为什么是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完成?近日,项目主要完成人之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宝华教授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向读者揭开这项技术的神秘面纱。
 
  技术有多牛?
 
  锂电池产业成中日韩三足鼎立之势
 
  新能源汽车主要由电池驱动系统、电机系统和电控系统及组装等部分组成。其中电机、电控及组装和传统汽车基本相同,差价的原因在于电池驱动系统。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构成看,电池驱动系统占据了新能源汽车成本的30%~45%,而动力锂电池又占据电池驱动系统约75%~85%的成本构成。
 
  解决新能源汽车高价格的核心是降低动力锂电池一次采购成本。而“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用石墨和石墨烯材料”项目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技术,优化了锂离子动力电池充放电速率、循环和高低温性能,大幅提升了我国天然石墨资源的深加工技术和利用水平,提高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究竟这项技术有多牛?李宝华向记者阐述了这个项目发展的来龙去脉。原来,锂离子电池制造产业做得最早的是日本,其制造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的是人造碳素石墨材料,这大幅推动了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为什么要用人造石墨材料?因为日本资源缺乏,本身没有天然石墨矿物储备,人造石墨材料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和钢铁产业。那时候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技术掌握在日本人手里。后来,韩国也学习了日本的技术,所以,早期的锂离子电池的市场一直以日韩为龙头。但是人造石墨制备过程能耗大、成本高,制约了其价格和应用规模。
 
  我国的情况与日韩不同,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石墨资源储备,如果能在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实现天然石墨代替人造石墨,一方面能更省能耗,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在国际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此中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所以我国从上世纪就开始开展天然石墨的研究,康飞宇教授的团队正是国内最早的从事天然石墨深加工和应用的科研团队。
 
  项目团队历时二十余年攻关,从国内最早申报天然石墨负极发明专利、突破关键技术,到实现天然石墨和石墨烯的规模应用,借助资源和技术优势,终于使得锂离子电池“物美价廉”,形成锂离子电池产业“中日韩”三足鼎立的格局。
 
  李宝华用一组数字形象地告诉记者,2000年之前,用人造石墨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1吨的价格为30~40万元人民币;2000年之后逐步降至目前的3~10万元。这也倒逼着日韩电池企业大幅降低锂离子电池的价格。
 
  如今国内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市场每年的产值近100亿元,其中近40%由天然石墨深加工制成。
 
  特点在哪里?
 
  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
 
  实现产业化应用
 
  李宝华介绍说,该项目已获授权发明专利35项。比如发明了二元共插层鳞片石墨改性和微膨化技术,实现了石墨的低成本制备;开发出可快速充放电、工作温度范围宽和循环寿命长的商用微膨改性石墨负极材料,将锂离子电池充电放电时间大幅缩短;发明了低温负压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实现了高品质石墨烯的低成本、宏量制备;提出了基于“点-面”模型的石墨烯导电剂应用技术等等。
 
  李宝华自豪地说:“这个项目发展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材料和产业化集成技术,促进了电池快速充放、循环、高低温性能的大幅度提升。改变了产业格局,打破了我国高端石墨产业匮乏、高附加值加工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对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项目成果已在深圳翔丰华等多家合作单位实现了产业化及应用,相关产品与技术主要应用于比亚迪等国内锂电龙头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为何是深圳?
 
  与诺奖得主合作攻克难题
 
  意义如此重大的一个技术项目,为何会选择在广东珠三角地区进行应用产业化,最终为广东深圳带回一个国家级重量大奖?
 
  李宝华告诉记者,项目团队开始时是在内地进行技术研究,这是因为内地高校密集、科研人才集中,但“技术应用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我们需要跟产业密切结合,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才能使技术真正被用上,并得到一步步的改进。而广东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所以我们选择到广东来。”
 
  从2002年开始,项目团队开始南下和生产企业进行合作,比如李宝华就曾在一家锂离子电池企业工作了近3年,逐步摸清了企业的真正需求。李宝华说,“锂离子电池生产企业原来用的都是日韩技术,具有一种惯性,开始都对我们国产的技术有抵触。但随着我们合作深入,互相了解,我们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现在终于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
 
  而在深圳,市政府重点支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产业,特别近年来大力支持石墨烯材料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为本项目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巨大的产业发展空间。深圳市已把石墨烯等重要领域列为市政府未来重点支持的方向,2017年,由深圳市政府投资建设、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管理,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和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依托单位的“深圳盖姆石墨烯研究中心”(Shenzhen Geim Graphene Research Center,简称SGC)在深圳揭牌成立。在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石墨烯发现人之一安德烈·盖姆教授带领下,研究中心建成国际知名的科研实验平台,重点攻克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在基础前沿研究和高端产品产业化方面遇到的关键难题,最终成为集研发、标准化制定、产业化检测等多功能服务平台。
 
  对于未来,李宝华说,在国家大力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对高端锂离子动力电池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性能和高附加值的关键负极和导电剂等材料具有广阔的未来市场前景。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锂电池 人造石墨 石墨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Lithium Australia利用采矿废弃物制作锂电池 可降低成本

    据外媒报道,Lithium Australia公司雄心勃勃,想要利用采矿废弃物来制造锂电池。
    2018-12-11 09:28
  • 新研究发现改进石墨烯材料性能的途径

      一项新研究发现,石墨烯的纯度问题可能是限制这种新材料广泛应用的一个障碍。减少石墨烯中的硅污染有望提升其性能表现,充分发挥石墨烯在工业界的应用潜能。
    2018-11-30 08:48
  • 瑞士电池制造商ecovolta推标准化锂电池

    瑞士电池系统制造商ecovolta研发出一种标准化锂离子动力电池(Li-iontractionbattery),该标准电池可为电动汽车制造商节省50万欧元的研发费用。
    2018-11-19 14:45
  • 影响锂硫电池化学动力性能主要因素找到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钱逸泰院士团队和王功名教授课题组通过实验和理论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金属钴基化合物在锂硫化学中的动力学行为,发现钴基化合物中阴离子的价电子的p能带中心相对费米能级的位置,是影响锂硫电池界面电子转移反应动力学性
    2018-09-14 09:30
  • “截!憋 单层石墨烯电极可避免锂电池短路

    记者15日获悉,军事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联合研究团队合成了一种完美的单层石墨烯电极,并揭示锂原子以其为基底材料进行电沉积的行为,填补了金属锂在碳原子晶格上异相成核的基础研究空白,为破解锂电池产业化遭遇的锂枝晶等难题提供理论基础。
    2018-07-16 11:59
  • 俄科学家制出可制造超级电容器和电池的电极的石墨烯纳米粒子

    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化学家近期合成出了一种外形酷似水母的特殊类型石墨烯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改性处理。这些粒子的结构使其可被用于催化过程及制造导电聚合物。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应用表面科学》(Applied Surface Science)杂志上。
    2018-06-15 11:21
  • 西安交大科研人员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设计方面取得新进展

    电极材料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对电池的容量、倍率以及循环寿命等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018-05-15 09:44
  • 三维石墨烯铂催化剂用于燃料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应用等离子体研究室王奇课题组在甲醇氧化反应方面取得进展。
    2018-05-10 11:14
  • 中国科学家有望开发新型安全锂电池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纳米快报》上的研究显示,中国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一种防燃烧和爆炸的锂电池,这种由新材料制备的锂电池可弯曲、成本低且更加安全。
    2018-04-29 17:18
  • 超安全的锌电池技术可以与锂电池竞争

    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水和锌基电池,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满足所有这三个标准,并最终可能在未来的消费电子产品中出现。
    2018-04-17 10:18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