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24小时上门茶_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下载_全国一二线高端经纪人预约_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

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闻说 > 企业 >

天齐锂业推进垂直一体化布局 拟1.5亿美元投资新能源车企

时间:2023-07-17 08:18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舒娅疆
点击:
  7月14日,天齐锂业披露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香港”)拟以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的方式与smartMobilityPte.Ltd.(以下简称“SM”)签署《股份认购协议》,以1.5亿美元(按照7月13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受权公布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折合人民币约10.73亿元)的自有资金参与SM的A轮股权融资,上述投资的议案已获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SM为智马达汽车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而智马达的主营业务为新能源汽车的制造与销售,此次投资意味着天齐锂业正式入局下游新能源汽车领域。
 
加深与下游产业链的合作
 
  公告显示,天齐锂业香港将作为领投方参与SM的A轮股权融资,认购其发行的1760.56万股A类普通股。SM本轮融资总计融资额度为2.5亿美元至3亿美元。
 
  据悉,SM现有主要股东为吉利控股集团及梅赛德斯-奔驰,触及中国和欧洲两大新能源汽车厂商。根据SM对外公布的数据,2023年6月份,SM在中国市场交付量为3829台,较上月环比增长近46%;2023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累计交付量约为2.35万台。海外市场方面,SM旗下的精灵#1车型已在德国、法国开启交付,并计划在其他欧洲市场陆续上市并交付。
 
  天齐锂业认为,此次投资将加深公司与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为公司展开业务拓展新的触角和反馈,有利于其践行垂直一体化发展战略、探索产业链循环发展的机会。“新能源汽车作为锂电产业链的最末端,也是最接近需求端的窗口,从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方向而言,本次投资预计将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天齐锂业表示。
 
  万创投行研究院高级分析师毛怡卉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天齐锂业此次投资SM是多方共赢之举。“从分工来看,吉利是汽车制造领域的代表企业,梅赛德斯-奔驰具有高知名度的行业主流品牌,天齐锂业作为典型的资源型企业参股SM,多方同盟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利润调整带来积极影响。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参与度,有望获得投资回报,无论是从公司利益、股东利益来说都是有利的。此外,智马达作为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借势发展,有利于国内外市场的拓展。”

上下游合作与渗透不断增强
 
  据悉,“夯实上游、做强中游、渗透下游”是天齐锂业一直坚持的战略方针,今年3月份,公司还发布《未来五年(2023-2027年)战略规划》,提出的具体战略举措除了要继续夯实上游锂资源布局、稳步落实锂产品扩产计划之外,还要与价值链上下游的头部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充分把握最新机遇。彼时,公司就曾表示,在下游产业链方面,将“关注电动汽车和储能应用领域的投资机会,积极参与下游投资布局,为更好地利用锂在新型电池应用方面的作用做好准备”。
 
  2022年以来,天齐锂业以不同形式加强与北京卫蓝、中创新航、LGChemLtd、德方纳米等企业的合作关系,拓展自身在锂电材料研发、电池等上中下游环节的布局。而从行业来看,多家锂业、锂盐公司均强化了与电池和汽车厂商之间的合作,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布局和渗透正在不断深化。
 
  毛怡卉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并不均匀,上游资源端的企业和电池厂商在利润分配中相对占优,下游汽车厂商亟待提升利润占比。中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合作,有利于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北京看懂研究院的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合作,能够实现资源互补和优势互享,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益和创新能力。同时,这种合作也有利于推动锂电产业链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产业的规范和提升,从而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望下半年,行业终端消费预计维持小幅增长,锂盐市场价格波动幅度预计将收窄。卓创资讯分析师韩敏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国锂盐行业需求下半年或存在“金九银十”的小消费高峰,动力、储能、数码等行业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末至第四季度初期出现消费旺季,据此判断,三季度产业链中上游环节的需求消费或将呈现增长态势。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新能源 天齐锂业 车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 锂电变局

    无论站在多远的未来回望,对中国锂电产业而言,2023年都将是无法忽视的过往。
    2023-06-29 11:08
  • 产能过剩后,动力电池赛道即将进入“大逃杀”?

    二三梯队企业压力巨大。
    2023-06-18 10:10
  • “便宜大碗”的钠离子电池,不香了?

    锂价下跌,钠电池成本优势遭削弱
    2023-06-30 09:48
  • 又一电池结构件及材料企业创业板成功上市

    此次IPO,金杨股份拟募资6.58亿元,实际募资11.9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计划用于高安全性能量型动力电池专用材料研发制造及新建厂房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3-07-02 10:10
  •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面临挑战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有所回落,进一步增加了市场对钠离子电池作为“锂电池平替”的疑虑。此前被资本追捧的钠离子电池还香吗?
    2023-06-25 08:26
  • 朗泰通8亿元总部及新能源电池项目落户广东东莞

    朗泰通集团总部及新能源电池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由东莞市后备上市企业——东莞市朗泰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选址位于清溪镇青皇村,占地面积约58.43亩,主要从事新能源锂电池、镍氢电池及PACK成组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9月建
    2023-07-05 09:56
  • 梯次利用,让退役电池“再就业”

    工人在拆解电池模组。 6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指出,要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拓展梯次利用场景,加快构建绿色、循环生态体系;日前,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十部门发布《关于
    2023-07-09 09:08
  • 2025全面过剩?动力电池迎周期调整

    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动力电池要变天?
    2023-06-27 09:59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