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24小时上门茶_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下载_全国一二线高端经纪人预约_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

锂电与氢能,谁才是未来?

时间:2020-02-20 09:47来源:驾仕派 作者:休不眠
点击:
       目前的电动车都是电池车,实际上一百多年前就有雏形,后来一种发展为现在的锂电池,另一种就是氢燃料电池。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今天燃油车被全球各地政府“围追堵截”,电池车被“钦定”为更适合代步的未来交通工具,于是继上世纪初之后,电池车迎来了它的第二次爆发,与此同时,锂电池和氢电池的“路线之争”也喧嚣尘上。
 
       特斯拉认为氢燃料电池技术“极其愚蠢”,认为这条路走不通,目前主流车厂也大都不约而同迈上锂电之路,似乎氢燃料败局已定。但日本不这么想,已计划成为全球第一个氢能社会——2021年3月之前,日本政府和汽车行业将共同建成160个加氢站,量产4万辆氢燃料电池车。
 
       最终两者谁能获胜?如果你也对此好奇,就一同来做个比较。
 
       氢燃料电池有什么优势
 
       很明显,相比锂电池,氢电池的一大优势是能量密度。
   
       压缩氢能的能量密度接近每公斤40kWh,比汽油还高数倍。锂电池只有每公斤0.278kWh,大部分在0.167kWh,氢能的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239倍,所以这方面的优势是碾压的。
 
       再一个优势是分量轻。
 
       同样是500公里续航,氢电池对车重影响不大,锂电车就很头痛了,比亚迪唐的原型是S6,车重1.6吨,改造成锂电车之后,电池超过200公斤,而为此还需要强化车身结构,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由于能量密度低,需要大容量锂电池,而车重增大了,又会降低续航,于是要达到目标续航,锂电池容量还要更大才行,于是车重会飙升,比亚迪唐的车重最终达到了2.4吨,这显然不利于节能。
 
       氢电池还有一个优势,在于用户习惯——只需要3分钟就可完成加氢,和燃油车很接近,而锂电车需要长很多的充电时间,这不仅违背(燃油车)用户之前的习惯,还相对低效,会耗费更多的时间成本。
 
       说完优势,再来谈氢电池的劣势
 
       首先,氢气的制取非常低效。
 
       锂电车可以直接从电网取电,氢能车上路需要制氢,而制氢需要用电。
 
       如果采用传统的蒸汽重组或者电解法制氢,能量损失超过30%,虽然最新的离子膜电解法可将能效提升至80%,但锂电池直充的效率是99%,差距明显。
 
       其次,氢气的存储和运输成本相当高。
 
       刚刚制取出来的氢气,能量密度是非常低的,要增大密度,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加压,用790倍大气压把氢气压缩到高压罐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约为13%;二是液化,降温至-253℃,氢气会凝结,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极大,约为40%。
 
       因此常用方式是加压,但高压罐比液化罐重,这也会损耗一定能量。
 
       储存起来之后,需要将氢气运送到加氢站,方式也有两种:一是大厂集中制氢,这样做产量高,但运输成本也高;二是加氢站现场制取,运费低,但产量也低,生产成本相应增高。而且运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也很大。在普及现场制氢设备之前,运氢主要依赖卡车和管线,能量损失在10-40%之间。相比之下,电网传输损耗仅为5%。
 
       最后,氢能的“从油箱到车轮(tank to wheel)”的能量效率较低。
 
       氢燃料电池车加氢之后,氢能转换为电能,转化效率约60%,而锂电车考虑到交流直流的转换,效率约为75%。
 
       氢燃料电池同样存在交直转换问题,所以最终氢能全周期的效率可能不超过30%,如果锂电车供电全部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的话,氢能的全周期效率仅为锂电的一半,但如果考虑到我国发电7成靠煤,则锂电的全周期效率略低于氢能。
 
       总结:
 
       由于效率和成本问题,氢能车预期使用成本是锂电车的数倍,这也正是绝大部分车厂选择锂电的原因之一。
 
       但丰田们并未停下脚步,选择双管齐下,因为氢能车与锂电车真正要竞争的对象,不是对方,而是燃油车。
 
       相比油车,氢燃料电池车的热效率高出一倍,由于续航和充能优势,运输效率也高。
 
       在充能设施没有普及之前,氢燃料电池车适用于卡车,客车,工程机械车,甚至是飞机,因为这些交通工具路线相对固定,便于铺设补能网络,无需电网。
 
       相比之下,锂电车如果不解决能量密度和充电时间问题,最适合它应用的场景,依然是有轨电车,只不过电车的锂电池不是用来驱动的。
 
       所以结局如何,要看谁先化解自身问题。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氢能 锂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氢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国氢能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达速试跑,海水直接制氢技术在福建海试成功,《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等陆续推出……氢能作为清洁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成
    2024-06-04 09:19
  • 氢能加速跑!204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渗透率有望达到50%

    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氢能产业热度再起。
    2024-06-03 09:16
  • 946万元入股!油气上市公司跨界氢能!

    瀚氢动力是国内车载及无人机供氢系统和航天动力推进系统领域的民营领先企业
    2024-05-28 10:53
  • 2024锂电池行研报告

    根据上奇产业通,锂电池产业由原材料、电芯材料、生产与组装、下游应用、回收利用5个一级环节构成,含21个二级环节、38个三级环节。
    2024-05-24 18:59
  • 以点带面拓展应用场景示范 笃行不怠迎接氢能产业的春天

    双碳目标为氢能快速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24-05-24 09:47
  • “氢”风吹“绿”万亿大市场 四川如何练氢功

    新赛道竞技大幕拉开,四川实力如何?5月中旬,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展开调查,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氢能全产业链视角,感受四川练“氢”功的现状。
    2024-05-23 09:19
  • 欧美全面 “围剿” 下,中国锂电全球化的势与劫

    一场政治风暴再次席卷中国锂电江湖。
    2024-05-22 14:48
  • 行业唯一,出货逆势狂飙,下一个宁德时代?

    锂电池行业很明显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宁德时代的王者地位在可预见的中短期内无法撼动,而且在行业遭遇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竞争力越发凸显。相比而言,其他厂商的竞争压力就大多了,即使作为行业老牌厂商,也是行业优等生的存在,亿纬锂能的2023年都
    2024-05-21 12:07
  • 氢能产业调查

    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既肫,尽管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上百份氢能相关规划和政策,但产业尚未形成统一有序的管理机制,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支撑较为薄弱,各界对于氢能的认知尚不全面。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2024-05-20 09:35
  • 锂电产业投资“退烧”的三点思考

    近段时间以来,多家上市公司宣布暂缓或终止锂电项目,锂电产业投资热情减退。
    2024-05-17 12:34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