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24小时上门茶_全国可约可空降平台下载_全国一二线高端经纪人预约_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

上半年汽车召回:奔驰80万辆居榜首 电池安全成新增问题

时间:2020-07-09 11:39来源:中新经纬 作者:徐世明
点击:
       疫情之下,车企上半年召回不减反增,并涉及多个热门车型。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截至2020年6月30日,国内共发布67次汽车召回公告,累计召回汽车3202352辆,同比增长16.37%。中新经纬记者经梳理发现,奔驰品牌召回11次、近80万辆,暂登榜首。
 
       德、日系热门奔驰成“召回王”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德系品牌无论是召回次数还是总量,都高于其他品牌,累计召回138.3万辆,占今年上半年召回总量的43.1%。
 
       日系车紧随其后,今年上半年共召回137.1万辆,占比42.7%。其中本田5月29日召回超77万辆,也是今年国内目前单次召回数量最多的一次。
 
       不过,从总体来看,奔驰仍是上半年的“召回王”。中新经纬记者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奔驰共发布11次公告,累计召回汽车788269辆,几乎覆盖国产和进口全系热门车型。
       奔驰在6月底发起了今年为止规模最大的召回,涉及近67万辆缺陷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具体的召回实施阶段要到12月18日开始进行。
 
       除奔驰外,宝马、大众等德系车也是今年的召回主力。中新经纬记者统计,截至6月30日,大众品牌也进行了9批次召回,累计471438辆。
 
       动力电池成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起本田、奔驰的大规模召回事件中,召回原因都与燃油泵问题相关,涉及超140万辆缺陷车。
 
       本田召回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范围内的部分车辆,由于在燃油泵叶轮的制造过程中树脂成型条件不完善,导致叶轮树脂密度不足。叶轮问题可能会导致燃油泵工作不良,极端状态下可能出现车辆行驶中发动机熄火的情况。
 
       奔驰召回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发动机的高压燃油泵与低压燃油管的结合处。在受到长期的热负荷影响后密封性将降低,在低温条件下车辆冷启动时,可能发生渗油。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9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况的通告》显示,2019年汽车召回事件中,气囊/安全带、发动机仍为主要缺陷产生部件,因气囊/安全带相关缺陷召回46次,涉及车辆215.18万辆;因发动机相关缺陷召回47次,涉及车辆198.02万辆。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0年传统汽车召回没有出现新的趋势性事件。相比之下,新能源电池召回增加较快,动力电池问题压力较大。
 
       随着夏季高温,自燃现象成了新能源车的较大隐患。6月15日,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宣布召回3651辆力帆650EV300纯电动车,原因是动力电池包可能存在热失控和起火风险。
 
       客车领域也未能幸免。6月24日,一汽客车(大连)有限公司召回3196辆纯电动厢式运输车,原因是动力电池因电池单体一致性差导致热失控,有自燃隐患。同日,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也因动力电池存在内部短路发热风险、散热系统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召回400辆纯电动城市客车。
 
       崔东树提出,自主车企的电池召回数量较多,问题相对严重,而且部分企业实力较弱,问题难以有效解决。
 
       如何看待汽车召回?
 
       对于汽车召回,消费者普遍担忧车本身的品质问题,怀疑是否还能继续购买这款车型。
 
       对此,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琰表示,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规模最大的市场,不可避免会带来汽车质量安全问题。他认为,召回制度不仅是为了减少缺陷产品对消费者的人身伤害,也是在倒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把产品变得更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缺陷产品不等于劣质产品,这往往容易成为大家的误区。消费者应理性看待召回事件。”王琰说。
 
       崔东树也指出,汽车产品召回是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制造商消除其产品缺陷的过程。这几年召回事件日益频繁,其实也成为一种成熟的解决汽车产品缺陷的机制。“比如近两年自主品牌召回数量逐步上升,实际上体现了其对品质把控的进一步加强。”崔东树说。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安全 奔驰 汽车召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低空经济“起飞”,电池厂要讲“新故事”

    据悉,目前低空经济赛道的主要有三拨群体:原先做无人机的,如峰飞等;航空背景出来创业的,如时的科技、沃兰特、御风未来等;大型飞机、汽车等制造业巨头,如空客、大众、小鹏、吉利等。
    2024-06-03 09:48
  • 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筑牢动力电池安全底线——独家解读《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

    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GB 38031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
    2024-05-29 09:28
  •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持续升温

    有业内人士表示,废弃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随着相关政策标准进一步实施和完善,电池回收产业发展将加速步入快车道。
    2024-05-15 11:59
  • 谨防汽车退役锂电池流入电动三轮车市场

    近年来,电动两轮车领域安全事故频发,近4亿的庞大保有量,高频次的使用需求,让电动两轮车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事关广大群众的出行安全,国务院也高度重视。在国务院的高度关注下,工信、市监、应急等相关部委纷纷着手大力整顿电动自行车市场违规
    2024-05-11 11:01
  • 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潮”来临,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一块电池,在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兢兢业业地“服务”了8年后迎来“退休”,但它的主人却在此时犯了难:想要回收回本,正规企业开出的价格太低,几乎等于卖废品。
    2024-05-03 20:31
  • 日本和欧洲建立数据共享系统,合作回收电动汽车电池

    4月2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下属的信息技术推广机构(IPA)与欧洲签署了一份关于信息共享和相互认证的谅解备忘录。
    2024-04-24 08:00
  • 氢能汽车推广应用有望加快

    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4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致辞称,作为氢能应用最直接的突破口,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加速创新和推广应用,将加速商用汽车电动化、低碳化进程。 今年以来,四川、山东、河南、广东等地发
    2024-04-22 08:53
  • 氢能汽车VS电动汽车,谁才是未来?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这是氢能作为新兴能源被首次提及。
    2024-04-12 08:26
  • 央企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对策建议

    中央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应主动服务和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履行社会责任,坚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加大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投入力度,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国资央企担当。
    2024-04-10 08:08
  • 二手车电池,被“黑市”疯抢

    “超七成废旧电池都落入了,二手商贩和小作坊手中”。
    2024-04-08 08:20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